第76章 巴蜀言子儿_半个娱乐圈都是我家的
汇集小说网 > 半个娱乐圈都是我家的 > 第76章 巴蜀言子儿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第76章 巴蜀言子儿

  京城,外交部家属区,王克俊昨晚回来,好久没有这么轻松过。

  他醒的时候,是母亲叫的:“赶紧的,你爸的电话。也真是,睡觉的时候不知道把手机放床上啊,和裤子一起丢在客厅!”

  睁开有些沉重的眼皮,随手接过电话:“老爸,我还在睡觉呢。”

  “都几点了?”王光明笑骂:“格里芬,就是小开他老丈人,马上要来蓉城了,照顾下。”

  “人家两口子不能照顾吗?”王克俊嘟哝着。

  “我说的啥照顾?”王光明提高了音量:“那老小子把冰岛这边的生意全打包了,只留下啤酒公司的股份,他今后准备在蓉城养老,顺便做做啤酒代理。”

  “哦,”王克俊打了个呵欠:“爸,我这次回来看看老妈,估计马上有变动。即使我让那谁的公司开在郫都,继任者给不给我面子很难说。”

  “你才扶正没多久,怎么又要离开?”王光明心里直犯嘀咕。

  “开哥整了个大项目,全部完工的话,上千亿的资金呢。”王克俊拿着手机进了卫生间,昨晚喝得不少,匆匆放水。

  “你不是说他把影视城盘活了吗?”王光明很是诧异:“上千亿,他那来那么多钱?你稳当点儿,咱家没多少钱,但也不差钱花。”

  王克俊一边听着,照照镜子,眼睛有些浮肿。

  说实话,和花开接触越多,他就越是佩服。

  就像巴蜀影视城,华冰在资金上基本没有投入,郫都政府的投资公司和紫光为首的本地房地产企业出钱,都江堰出地,但人家硬生生拿走了30%的股份,连董事长都是华冰指派的。

  知识就是力量,这句话体现得淋漓尽致。一大群历史学家,每一个朝代的建筑风格,建材的选取,颜色喜好,各方面的知识,比网上搜得不知丰富了多少倍。

  巴蜀的本土房地产,被外来的大型企业几套组合拳打得有些懵。

  等紫光灯反应过来,留下的项目不多了。影视城尽管前期确实有些压力。王克俊不是初哥,他对房地产的运作模式有所了解。

  大体上讲,每一个企业现金流不是很充足,毕竟一个接着一个项目的开工,除了在银行贷款以外,自家的资金全部压在各个项目里。

  想当初,紫光觉得蓉城已然饱和,进军其他地级市。等省城的规划出来,他们的资金在那些地方动弹不了。

  再说地级市与省会的差距不小,挣的钱也没多少,反而让外来的巨鳄抢占了先机。

  但影视城不管怎么看都是一个优质项目,是一个源源不断下蛋的金鸡。

  要说以前,本地企业或许还在观望,不然都半年多了,现在的进度应该主体基本上竣工。

  大西南联盟联谊会的召开,让这些人恍然大悟,六个省区的影视拍摄,都要到这里来。

  王克俊尽管很少去现场,要知道李艾如今和他好得像穿一条裤子,每天有事没事总会打个电话汇报下进度。

  “恩,和小开处好关系,回去的时候,让你妈准备点儿礼物,我记得好像闽江的人送了一些母树的大红袍,全部带过去。”王光明心里还是有些忐忑,更多的则是欣喜。

  一转眼,当年那个自己牵着手的小小孩童,在级别上与自己平起平坐。

  “有消息吗?大致要去哪儿?”他压下心头的惆怅。

  “估计是僰道,那边就白酒一个支柱产业。”王克俊到了客厅,觉得京城这边的客厅比蓉城小多了,好像暖气烧得不是很好,他紧了紧睡衣。

  “看来上面就是觉得你在旅游开发这一块资源不错,”王光明年老成精:“我早年在那边去过,白酒竞争激烈,短期内你能稳住这个产业为他们排忧解难,你就立住脚了。”

  “对了,小莲走了五年了,个人问题尽快考虑。像什么话,一个高级干部还是单身,到了新地方,你就不怕别人说闲话?你妈整天在和我念叨,她退了几年了,想抱孙子。”

  放下电话,顺便看了下时间,都快三点了,昨晚是几点回来的?

  王克俊的脚步有些沉重,趿拉着拖鞋走进盥洗间准备洗漱。

  前妻的意外去世,他和岳家的人经过商量,放弃了肇事者经济赔偿。一个北漂开着三轮车,车子就是他的全部资产。

  逆行加撞死人,法律该怎么判就这么判,王家人没有干预。

  是恋恋不忘吗?有那么一点点。

  更多的原因却是王克俊觉得不好找,年轻的肯定不合适。年纪大的,离过婚,也不是洁癖吧,或多或少有些处女情结。

  对了,花开无意间说过,那个叫张妍的,至今单身,一次都没恋爱过。

  三人在一起吃了一顿饭,性格沉静,举止大方,不像那种作女啊。关键她年龄在同班同学里面最小,和自己比起来大了两三岁,也可以的。

  想到此,他胡乱冲了一下,穿好衣服,赶紧给花开打电话。

  青莲社巴蜀分社、山城分社,在网上的预售票早就抢光了,场地装修也进入尾声。

  蓉城这边,华跃鹏坐镇,他前思后想,干脆不到豫州,直接在这里入股,

  尽管他文化不高,人也不是很聪明,经过师叔的点拨,算是看明白了。

  今后在青莲社,少班主慢慢接班。一朝天子一朝臣,到时候谁和武六六关系密切,谁就能得到最大的好处。

  至于离开?从没想过这问题。

  徐虎忠、顾直、刘向威,这三个人要不是师叔拍电视剧和电影,师父与大爷商量了一下,派他们与六六一起过来,能有今天的红火?

  以前最出名的徐虎忠,为人津津乐道就是当年卖房也要支持青莲社,要不然,师父能让他经常跟着师兄弟一起到处巡演?在小剧场混混日子罢了。

  现在不得了,虽然最火的是六六,他一上台,有人叫陈寻,有人叫樊宝,这哥儿仨一样有大批的拥趸。

  四个人关系也越来越近,师兄弟们在京城的几次聚会,都是一起过来。

  巴蜀和山城的场子,徐虎忠听说真还把家里的房子抵押了,他以前又没挣什么钱。顾直和刘向威,有天听师父提了一嘴,找大爷关林借的钱。

  他们是铁了心跟着师叔,马上要演一部都市情感剧,可惜不是师叔亲自执导,而且不是在蓉城,是在山城那边拍摄。

  哥儿五个不是今天的主角,请客的一方两人,看上去五十多了,和牛近应该是朋友,三人坐在一起。

  “开开,这位是沈筏沈老师,这位是单峰林单老师,两位都是言子儿的传承人。”尽管事先沟通过,牛近还是做了个一个介绍。

  他发现自己确实不是搞商业的那块料,特别是在京城,谨小慎微,总觉得束手束脚,干脆丢下那边,让老婆和小姨子折腾,回来和萌萌守着家里的一亩三分地,偶尔拍拍戏。

  “对了,沈老师在《山城棒棒军》里客串过。”牛近呵呵一笑:“就是那个老棒棒。”

  “沈老师、单老师好,”花开站得笔直,仔细打量,真还是他扮演的:“对了,当年我师父来蓉城学言子儿,是和谁接触的?”

  “沈安然,我老爸子,”沈筏与武青山差不多,就是表演的时候话很多,平时不怎么开口:“花导,说起来惭愧,言子儿传到我们这一代,只有我和单师弟两个人。”

  一段前身的记忆跳了出来,好像当年自己在念大学吧,一夜之间,言子儿不仅走进巴蜀卫视,收音机里面交通广播天天都会播放,别的电台没听过。

  那人的名字好像叫沈筏,应该就是眼前这位爷。

  后来闹得沸沸扬扬,他居然摇身一变,成了新的直辖市山城的文化局副局长。一夜之间,不仅他成了巴蜀的罪人,言子儿也销声匿迹。

  随着时代的发展,传统的茶楼文化固然一直在顽强地成长着,新生的各种夜场,也在巴蜀大地处处开花。

  尽管两者针对的人群不一样,前者囊括了下到三岁上到八十的所有人,是巴蜀文化的根。后者则为有钱人与青年男女的娱乐场所。

  即便有关部门在大力整顿,夜场里面,随处开车,荤段子层出不穷。官方打击的是钱色交易和暴露装束,其他真还不好禁止。

  相对起来,言子儿就是脱口秀,有点儿像一个接一个的笑话故事。

 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,每次演出,就算是老段子,和相声一样,也要有所改变。

  随着网络的发展,天天都有各种笑话可看,年轻人谁还会去听言子儿?中年人压力大,上有老下有小,免费的听听哈哈一乐没问题,掏钱够呛。

  至于老年人,三块五块喝喝茶没事儿,上百块去听你试试?

  当年沈筏突然间在巴蜀蹿红,也不过是茶馆文化的延升,好像当年他自己在沙湾那边开了一个场子,花开和牛近有天没事儿骑着单车准备去现场看新鲜,门口挂着客满的字样。

  一边喝着茶,一边听听言子儿,想起来应该很不错,青莲社又不提供茶。

  “今天专门带着我的师侄们一起过来,就是讨论阿近和我提的你们的事情。”花开回过神来。

  “他们小哥儿几个,是蓉城和巴蜀两个场子的股东。我哪怕是他们的师叔,毫不客气地讲,就是我自作主张,让言子儿进场,小伙子们也不会说半句。”

  他这话说得很霸气,但旁边华跃鹏等人规规矩矩坐着,眼皮都没抬。

  巴蜀话本身就好懂,相声的说学逗唱,里面有各种方言的模仿。

  当然,在剧场表演,也就“啥子、龟儿子”之类像模像样的东西,与方言本身差距还是比较大。

  武六六师兄弟四人现在巴蜀话比较溜,和本地人交流全是方言,听上去真还像那回事儿。

  单峰林是沈安然的徒弟不假,他基本上就没有在公开场合表演过,天天在文化厅整理各种段子,把其中不合时宜的改编。

  也就是说,沈筏一直在前面冲锋陷阵,当年他得不到官方的支持,跑到山城那边,以期能让言子儿发扬光大。

  可惜,就算两座城市同处巴蜀盆地,相距五百多公里,文化的传承还是有所差异。

  山城是巴文化的延续,蓉城是蜀文化的发源地,言子儿水土不服。

  换一种比较,山城就像津门,人们开口如同讲段子,蓉城毕竟曾经是地方王国的首都,稍显正式。

  蹉跎了一二十年,沈筏又回到了生养自己的这块地方,想起历史使命,让言子儿这种非物质文化遗产不至于断绝。

  师兄弟两人看到相声门人的那种规矩,不由心中一凛。

  长辈说话,小辈正襟危坐,不到整个椅子的四分之一,也不插话,哪怕花开提到他们。

  “但是,真的不一样,沈老师,单老师,两种文化乍一看都是说笑话逗观众开心。”花开双手一摊:“而且青莲社演员充足,好些人跟着来蓉城,就是挣钱的。”

  “不管是我的师兄弟还是师侄,我没有资格挡人家的财路。”

  沈筏和单峰林对望一眼,满是失望。

  严格说来,言子儿的历史比相声要长得多,是说书文化的一种,大约在北宋时期就开始形成一种文化。

  说书人一般都是落第的文人,有一定的文化底蕴,被人尊称为先生。

  言子儿只要有嘴就能说,和相声十分相像,撂地儿演出,拿个锣一敲,聚拢几个人,就开始表演。

  只要在一个地方有了名气,那就会登堂入室,周围的茶楼老板邀请其去坐镇。

  这不是伙计,是合作的关系。尽管没有了撂地儿演出的自由,却少了餐风露宿的奔波,对于手艺人来说,是一个不错的选择。

  今天大家没有吃火锅,是一家中餐馆,老板高红权为牛近的朋友,中年谢顶的大胖子,过来敬了一杯酒之后,知趣地离开。

  味道还行,譬如连山回锅肉,比较正宗,一份才五片肉,每一片巴掌大小,沈筏、单峰林、牛近各一块,花开喜欢吃,多夹了一块。

  哥儿五个一声不响。特别是大吃货华跃鹏,喉结都在动,挑几根蒜苗吃得不亦乐乎。

  沈筏哥儿俩彻底服气,相声门人的规矩很严。长辈不动筷子,他们眼观鼻鼻观心。不管大家在说什么,始终不曾插嘴。

  “幺妹儿,再来两份回锅肉。”牛近在一旁看着好笑。

  “要得!”在一旁候着的服务员马上就去吩咐。

  这里的服务员装束也是一种特色,女性每一个人的头上盖着一块彩色的头巾,男性则戴着卫生帽传菜。

  花开的筷子夹起了西坝豆腐,对于出自乐山的这道名菜,每次到了川菜馆,也是他必点的菜品。恩,不错,外焦里嫩。

  虽然豆腐不容易进味,外皮已经很鲜美,里面反而会被忽略。

  单峰林是师弟,但是他比师哥心细。两份回锅肉同时上菜,青莲社的五个孩子也没有一窝蜂地夹,身为华跃鹏的师兄第一个,少班主武六六反而是最后一个。

  尽管不能在剧场演出,沈伐有些失落,美食还是让他暂时抛开烦心事,和牛近在那里品头论足。

  “沈老师、单老师,”花开扯了一张餐巾纸擦擦嘴:“刚才我想了想,言子儿作为我们巴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,不应该在这一代断绝,除非市场不允许。”

  听到他的话,所有人都停下了筷子,特别是作为言子儿传承人的哥儿俩。

  “花老师,”单峰林第一次开口,声音有些尖细:“我们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才找你们,师兄和我说,哪怕每周在青莲社说一次也行。”

  “二位可能理解错了我的意思,”花开摆摆手:“想我师兄武青山当年,只身从津门到京城,蹉跎了好多年,才弄起了青莲社这一摊儿。”

  “言子儿就是言子儿,本身依附于茶楼,何苦要到专门的剧场演出?”

  “哦?”沈伐像是抓住了什么,还是觉得摸不着头脑。

  “沈老师,记得当年您在沙湾的场子,我和阿近想去看一场都没票。”花开不是讽刺他:“那说明老百姓还是认可这门手艺。”

  “后来您出走山城,大致也能猜出来,您想借助官方的力量,把这门手艺发扬光大。”

  “很显然,不是说官方来推就有效果的,最终还是要落实到具体的单位来执行。”

  “我希望今后二位一方面像我师兄一样,带出一大批的徒弟。众人拾柴火焰高,不是说就凭您二位就能把这门艺术撑起来,那今后的传承呢?”

  “另一方面不妨先开一个茶楼,找别的地方合作,因人成事,这些年你们也尝够了苦头。山不来就我,我就去就山,咱自己整。”

  看到两人迟疑,花开也不矫情:“你们先商量好,不管是什么档次,开在什么地方。到时候如果资金方面有问题,阿近和我都可以帮衬。”

  “开开说得对,”牛近也不含糊:“身为巴蜀人,为巴蜀的本土文化做点儿贡献义不容辞。”

  正事确定了方向,接下来是真正品尝美食的时间。

  六六和其他哥儿仨,在师叔的剧组里结识了不少本地人,不管在哪个剧组,经常三五个人一起去寻找巴山蜀水的美食。

  当然,有长辈在,他们也不会给新来的师哥华跃鹏介绍,只能等今后有机会的。

  一顿饭吃得宾主尽欢。

  。牛牛小说

  请收藏本站:https://www.huiji9.com。汇集小说网手机版:https://m.huiji9.com

『点此报错』『加入书签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