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12章 就像是一块擦脚布_盛唐挽歌
汇集小说网 > 盛唐挽歌 > 第112章 就像是一块擦脚布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第112章 就像是一块擦脚布

  盛唐挽歌国虽大,好战必亡第112章就像是一块擦脚布深秋的长安,风中已经带着一丝寒意。不过大明宫内梨园禁苑里的人,是感受不到的。

  烧木炭的地暖,会让这里四季如春,而且不必担忧排烟的问题。

  此时此刻,大唐天子李隆基正在观看杨玉环新排练的“霓裳羽衣舞”。杨玉环精通音律,在这方面跟李隆基很有共同语言。她对基哥表示:霓裳羽衣曲现有的伴舞,还配不上这曲子,有很多地方需要精修。

  于是近期基哥每天都带着这位“太真修士”入大明宫,在梨园内排练歌舞。

  公孙大娘的徒弟跟着杨玉环一起伴舞,雷海青、李龟年等人伴奏,基哥在一旁作为“艺术指导”,这个配置阵容之豪华,大唐再也找不到第二家了。

  李隆基看着舞台上翩翩起舞的杨玉环,喝了一口顺气锁阳茶,心满意足的眯着眼睛,脸上的笑容有点绷不住,看上去略有些意味深长。

  似乎是想到了什么刺激神经,让人欲罢不能的好事情。

  “圣人,监察御史王鉷,从凉州那边送来的奏折,弹劾甘州刺史方重勇贪墨朝廷调拨的财帛。”

  高力士凑过来,在李隆基耳边小声说道。

  “朕知道了。”

  基哥摆了摆手说道,对高力士递过来的奏折看都不想看一下。现在他的心思都在霓裳羽衣舞上面,确切的说是在杨玉环妙曼扭动的身姿上面,还顾不上其他。

  “圣人,甘州铁矿的事情……”

  高力士又问道。

  “罢了,晚上让二位宰相来兴庆宫议事吧。”

  李隆基终于转过身,叹了口气接过高力士递来的奏折,一目十行的看完,随即将其还给对方。

  李隆基脸上露出不以为然的表情,和高力士预料的一模一样。

  “让王鉷回京述职。

  这个人啊,一点眼色都没有。回京以后,免了他的监察御史之职,让他去吏部等待选官吧。”

  李隆基颇有些失望的摆了摆手。

  这批新上任的中枢官员,都是些什么狗东西啊,连个十岁孩子的智商都不如。

  李隆基对王鉷失望透顶了。

  这厮嗷嗷叫的想立功,迫切的冲在第一线,连一些官场基本套路都没看出来。

  杨慎矜与王鉷父亲王晋是表兄弟,王鉷就是他举荐的。

  之前杨慎矜举荐王鉷的时候,说他有治理之才,家学渊源。李隆基稍加调查过后,便赏了个监察御史给王鉷,对其寄予厚望,让他去河西那边查一查账目。

  当然了,查账是次要的,揪住方重勇的小辫子才是主要的。

  结果这厮查到了啥?

  方重勇挪用公款,给身边一个河西土妞买医书,置办衣服,一共花了一百多贯。至于其他的问题,王鉷就没去查了,主要是河西地方势力盘根错节,一个初来乍到的监察御史也不好查。

  王鉷就是急于往上爬,急于立功,很多事情没往更深的地方去想!

  基哥虽然是想揪住方重勇的错处,最后再特赦,以展现其“皇恩浩荡”。

  但他不是要找这种侮辱智商的小辫子啊!

  这件事情传出去,谁都会说是他这个天子不能容人,故意栽赃,连个十岁孩童都不放过。

  王鉷居然连一份泼脏水的奏折都不会写,这个人太没用了,当狗都当不好,不值得培养。

  于是李隆基对杨慎矜的印象也恶了几分。只不过现在正是用人之际,暂时也没有别的好人选,他也只能暂时忍耐,再对其观察一番了。

  反倒是方重勇这个孩童,很有觉悟嘛!

  知道甘州现在地位暴涨,朝廷各方势力都在争夺甘州的控制权,他这个刺史根本当不长。

  所以这才主动把小辫子交出来,便是希望能顺利且正当的退出甘州。

  李隆基心中忍不住对这位“神童”产生了几分欣赏之意。

  方重勇到了河西之后,就办了不少大事,参与攻取吐蕃新城的谋划,参与镇守白亭堡,谋划甘州冶炼与开矿等等。

  别的不说,就说这家伙刚刚来河西,就深入到边军士卒中给丘八们写家信,就不是一般人能办到的。

  据说前前后后一共写了一千多封家书!

  基哥觉得,就算方重勇没有别的捞钱手段,光靠写家书赚钱,都能买不少东西了,犯得着去贪墨朝廷特意支援甘州的军资么?

  再说不过是身边一个女奴而已,犯得着贪墨朝廷的军资来讨其欢心么?

  种种不合理,让基哥不得不认真思考,方重勇这么做的深层次原因。

  因为在他印象里,那个孩童,貌似聪明过人!

  节度使之子如果想收钱,多的是狗腿子愿意供奉。而西域那边的胡商,以粟特人为首的群体,尤其喜欢干类似的事情。于情于理,方重勇想搞钱的话,都有更多更安全更隐蔽的渠道。

  至于王鉷奏折中说的“年幼好色,仿若禽兽”,就更是无稽之谈了!

  一个身子还未长开的河西土妞有什么意思?基哥在心中暗暗嘲讽王鉷没见过世面。

  这封奏折,就应该揪方重勇的一些不起眼,却又没有多少细节的错处。比如说懒政怠政,比如说言行无状,比如说言辞粗鄙,傲慢偏执之类的。

  反正随便揪出点莫须有的东西,朝廷的板子打方重勇屁股上,让他滚蛋就完事了!这才是监察御史的真正玩法啊。

  想到这里,基哥的兴致全被败坏了,起身对高力士点点头道:“回兴庆宫,让太真修士也一起随驾。”

  ……

  李林甫等人来到勤政务本楼书房的时候,就看到李隆基正背对着门,目不转睛看着墙上挂着的地图。

  那是河西地区的局部图,非常详细,就连唐军的每一个驻地和据点,都标注得明明白白。

  其中大斗拔谷所在的大斗军,更是被人特意用朱笔标注了出来。

  “甘州有铁矿的消息,都传出去了么?事情办得怎么样?”

  李隆基转过身来,对躬身行礼的张守珪询问道。

  他面色肃然,一身君王霸气,与下午在兴庆宫另一栋楼内,和杨玉环在床上颠鸾倒凤时的急色表情判若两人!

  “回圣人,微臣已经派密谍到吐蕃境内散布消息了,相信吐蕃军高层已经知晓此事。只是吐蕃人会如何行动,还不太好说。微臣正在密切关注此事,随时准备应对突发情况。”

  张守珪十分谨慎的说道。

  至于详细的兵马调度,就没必要在这里讲了。反正李林甫在军务上也是个门外汉,这便是他这个左相唯一保有的优势所在。

  张守珪这个回答不出意料,李隆基微微点头,询问他旁边的李林甫道:“哥奴,牛仙客在凉州负责调度军资,他还有没有什么困难?”

  “回圣人,上次牛尚书写了奏章,说河西辎重粮秣充足,以供军需无碍。

  请收藏本站:https://www.huiji9.com。汇集小说网手机版:https://m.huiji9.com

『点此报错』『加入书签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