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一千三百八十四章 拍桌子而已_苏厨
汇集小说网 > 苏厨 > 第一千三百八十四章 拍桌子而已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第一千三百八十四章 拍桌子而已

  第一千三百八十四章拍桌子而已

  赵顼如今也非常老练了,脸上也看不出什么来:“那就再等等吧。”

  苏轼和苏油比起来,当然苏油更重要,他是真怕,不过是害怕朝中这样风议一起来,对苏油不利,怕苏油有想法。

  转而夸奖蔡确:“六部效率大为提升,年前秋熟、秋税、漕运、南海纲运、年初大朝会,让我很满意。月初宁夏三路要人的事情,尚书省要抓紧办好。”

  蔡确拱手:“是,臣告退下去便督促蔡京。”

  停顿了一下:“不过蜀国公的奏章,有些事情不太妥当……”

  “哪些事情?”

  “是这样,去年大丰,朝廷岁入首次突破了两亿贯,但是支出也不菲,因为西事的原因,多参耗了六百万贯,收支相除,也就增加了三百万贯而已。”

  “今年朝廷列支预算的时候,移民和刺激民生将成为重点。”

  “苏明润的建议,是在丁税不占当地主要税源的地区,如蜀中、两浙、汴京施行。”

  “而臣有疑问,这三处本来人口就已经很稠密,如此一来,不是会更加密集吗?”

  “所以臣觉得,如果要摊丁入亩,应当先于人口稀少的地方,如河北、福建、陕西先行,是不是更为妥当?”

  这下轮到赵顼装逼了,这问题他早就跟苏油讨论过,道理早就掰扯清楚了:“如果简单的考虑,当然是人少的地方需要刺激,人多的地方需要压制。但是只要深入去想一想,却不是那么回事儿。”

  “首先就是地方政府的承受能力。丁税在我大宋繁华的三处,不是大的收入来源,摊入田亩后,对地方政府来说,并没有什么负担。”

  “还有就是正常收税的问题,三处地方,经苏油治理后,新法是执行得最好的地区,是地册最明晰,春秋两税收缴得最好的地区。”

  “摊丁入亩,丁税化为田税,当然要从田税最稳定的地区做起,其它地方,三年只能收两年,只怕效果不会太好。”

  “还有就是人口素质的问题,三路教育发达,民智开化,商业兴盛。百姓出外行商很普遍,对移民并不抵触。”

  “大宋要刺激人口增长,但是希望刺激的是读书识字的那部分人口的增长,是在编人口的增长,是税源的增长,是能为国家创造价值的那部分人口的增长,而不是容易成为朝廷负担的那部分人口的增长。”

  “很明显,大宋经济最发达的三路,是最好的。”

  “至于仆射说到的那些问题,有,但是就得通过另外的方式去解决。”

  “首先在三处地方,移民政策,要和治理诡名结合起来,只移五等户以下,这对于逃税是一个巨大的打击。”

  “而逃税的问题,三处地方,远比其余诸路大得多,一旦治理好了,朝廷的利益,也大得多。”

  “还有寄食厢军的问题,三处地方最发达,寄食厢军也最多,化解这部分负担,对朝廷,对地方最有利,也最容易得到支持。”

  “三处地方,田亩诉讼最多,土地和人口的矛盾最突出,摊丁入亩刺激人口,和移民相结合,有入有出,能让资源得到最大的缓解。”

  “还有三处人口最多,同样,对人口增长的刺激就最大,大宋在这些地方得到的人口,会比用同样的措施,在其余诸路施行,得到的增长最多。”

  “摊丁入亩的目的,是为了刺激人口增长,同时还要让人口素质得到提升,这是我们的根本目的,不能在执行的时候,忘了这个根本目的。”

  “摊丁入亩我们一步步的来,先在最容易施行的地方施行,施行起来后,必将会造成一些变化,比如诸路的人口,可能会想方设法,向这三处流动。”

  “其实就算不施行,人口不都在向繁华地区流动吗?不过诸路的压力会更大,地方官府,很快迫于政绩的压力,奏请比效三处地方施行。”

  “这样一来,法令推行的主从关系就变了,不再是朝廷强迫他们执行,而是他们主动要求效仿……仆射,对你也是有好处的噢……”

  赵顼的话里边有很多的新词儿,不用问,蔡确知道是谁的主意,拱手道:“陛下圣明,宸几之间,鞭辟万里,烛照天下。很多方面,臣都没有想到这么深,这么细。臣惶恐。”

  在宰执跟前当了一回老师,赵顼不由得心中暗爽:“知道了就好好去做,朕对爱卿,寄有厚望。”

  蔡确说道:“臣感激涕零,还有,蜀国公的奏章里,大用夏国八姓,拣选八万精兵,加上如今的万五新军,刘昌祚三万骑军,即将编练入三路的三万五千新军,合计十五万强军,是否……”

  赵顼看了蔡确一眼:“军事非仆射之责。”

  蔡确赶紧躬身:“是,臣想问的是,要供养这十五万大军,加上蜀国公条陈里边的各处道路水利,田亩开垦,兴商办厂,这些尚书省不得干预,这事权……是否过重了些……”

  赵顼笑了:“这个蔡京昨日便来奏请过,不过不是说事权,而是说能耐。”

  “他说宁夏新服,诸事难为,只要三路不伸手向朝廷要钱,那就一切好商量,他保证替朕看好这个家;”

  “可那边要是跟朝廷伸手,那尚书省的差遣他就没法干了,请自贬去宁夏,换蜀国公自己回来背这锅好了。哈哈哈哈哈……”

  蔡确也只有陪笑道:“也是,宁夏三路如果能自给自足,的确是国家之幸。”

  赵顼说道:“至于事权,也请仆射放心,苏油去看望种谔,到了营前都要通报,说自己已经不管军事,做事情就要按规矩来。”

  “宁夏新军,也都有中使做监军,蜀国公只管诸军后勤。”

  “至于地方大政,事前都要令各方列席,商议妥当之后,记录签字备案,再命晁补之拟成条陈送达。”

  说到这里突然愤愤不平:“我看他的问题,就是懒,就是谦让放权过甚!听说连知州都敢在会上跟他拍桌子争吵,成何体统!”

  蔡确问道:“那知州没有被责罚?”

  赵顼又好气又好笑:“我命尚书省降了旨意,不过被苏油驳回了,说是会议纪律上,没有知州不能对都转运使拍桌子这一条。”

  “私底下还给我写信,替那个知州说好话,说什么只要人家能够匡正治政之失,拍脸都行,拍拍桌子这才哪儿到哪儿?哈哈哈哈你说他讨厌不讨厌……”

  ……

  宁夏路,兴州。

  苏油相当的清闲。

  现在的宁夏三路,军政文学,人才一搂一大把。

  机械化大生产的红利,货币充足的流转,让宁夏三路的经济以非常高速在发展。

  机械化大生产会侵夺手工业者的利益,会侵夺小民的利益,这种说法其实是不科学的。

  这种情况,是自发型自由经济初期才会发生的现象,而苏油现在搞的,更类似宏观调控下的出口型工业经济。

  而且主要的产品,本来就不和手工业者的商品重叠,因此谈不到侵夺一说。

  比如粮食,苏油对于国家储备粮的标准,在封建国家来说,一直认为是三年尴尬,六年保底,十年才无忧。

  西夏是四战之国,军方储备更需要充足,连谅祚都知道造摊粮城,就是为了储备军粮。

  比如棉布,棉花现在价格依旧偏高,产量稀少,也不是小民能够穿得起的,棉布主要还是输入周边和大宋内地,填补市场缺口。

  如今的小民,丝捐也是农税的重头,如果棉布足用,不但不会侵夺小民的利益,反而会减轻他们的负担。

  其余如铜器、酒类、瓷器之类,苏油在增加产能的同时,又开发了一个西域大市场,两者是同时在进行的,对产业只有刺激作用。

 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:。笔趣阁手机版更新最快网址:

  请收藏本站:https://www.huiji9.com。汇集小说网手机版:https://m.huiji9.com

『点此报错』『加入书签』